![]() | ![]() |
新华校区 | 云谷校区 |
历史沿革
中国足彩网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区内唯一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内蒙古艺术学校,1987年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年独立设置为中国足彩网。学校于1994年开展本科生教育,2004年开展研究生教育,2019年被确认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列入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3年入选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德高艺美,智圆行方”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事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校园”和“第八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教学单位及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学校建有新华、云谷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6.35亩。现有在校生6193人,其中本科生4725人,研究生551人。学校设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艺术与科技学院、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北疆艺术人才培训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13个教学单位。学科设置以艺术学门类为主,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音乐与舞蹈学科获批自治区第二轮一流建设学科,艺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获批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科和舞蹈专业学位领域的排位进入全国前40%。学校现有26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是中西部慕课联盟成员单位。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建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4项,自治区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7项。
教职工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490人,其中高级职称226人、博士51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学校共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有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7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一层次2人、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一层次人选1人和二层次人选2人、自治区“兴蒙工程”五类人才2人和六类人才5人,有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教坛新秀7人,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高层次研究团队3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
科研创演成果
学校有国家部委科研平台4个、自治区科研平台11个,有国家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蒙古族传统音乐)和自治区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内蒙古民族民间舞蹈)各1个。2015年至今,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7项、经费123万元,获批国家部委项目8项、经费75万元,获批自治区科研项目263项、经费560万元,获得自治区及以上级别科研奖励15项,出版各类著作68部。《中国足彩网学报》获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扩展等级。
2015年至今,学校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7项、经费1725万元。2020年以来,师生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校园戏剧节、“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等国家级重要展演赛事中获奖84项,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赛区)、华北五省区舞蹈比赛等自治区级重要展演赛事中获奖284项,获自治区“萨日纳”奖21项、“五个一工程”奖6项。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最佳剧目奖”“最佳导演奖”,水彩画《远方》荣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话剧《战士·战马》荣获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北疆之花艺术团—安达组合受邀参演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4春节大联欢”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
对外交流成果
2015年以来,学校与呼和浩特市、兴安盟等40余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14所高校,与俄罗斯、蒙古国、韩国、美国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多所院校及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艺术展演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作为成员单位参与“‘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
人才培养成果
学校的人才培养以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为目标,众多毕业生已成为区内外文艺界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拉苏荣、德德玛、腾格尔,民乐演奏家李镇,指挥家娅伦格日勒,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三宝,舞蹈家及舞蹈教育家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康绍辉、赵林平、张永胜、姜铁红,表演艺术家萨仁高娃、丁勇岱,著名影视导演康洪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纳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未来发展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中国足彩网始终砥砺奋进、逐梦前行,成长为扎根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新时代,新征程,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全力当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熔炉,艺术人才和艺术家成长的摇篮,文化大区、文化强区建设的生力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加油站和孵化器,扎根祖国北疆大地,聚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院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24年12月1日)